(大视野新闻网讯 宋子涵)佰纳阳云课堂由海南佰纳阳乡村振兴基金会创新开设,是实现美育综合素养、心理健康等优质数字教育跨地区传播的免费公益课堂。在正式推行一年多来,已覆盖5省18县的多所小学,超过5.8万名学生与当地教师受益,广受好评。2024年春学期到来之际,佰纳阳基金会组织 “凝聚新课程 共续新华章”启动会,为新学期云课的开展拉开序幕。
时值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日前“佰纳阳云课堂”在线上举行了特别的开学仪式,“凝聚新课程 共续新华章——2024春学期佰纳阳云课堂启动会”,该公益项目是海南佰纳阳乡村振基金会发起的助力乡村儿童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项目。
来自全国的70多位公益网师、助教志愿者和300余位助学老师为推动孩子们“美爱教育”齐聚云端,他们都是新时代的雷锋。来自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杨莹老师向各地助学老师介绍云课堂的成长历程以及取得的成绩,并公布了各区县优秀助学老师名单。张小凤老师分享助学经验,从课前如何下载安装教学软件,加入课程班群,布置板书,到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单,以及课后如何拍摄学生作品以及教学反馈等进行讲解,既让已参加过云课堂、有经验的助学老师重温了曾经的精彩,又向新加入云课堂的助学老师传授了参与云课的技巧。
公益云课堂内容包含音乐、美术、绘本、舞蹈、书法、晨读和心理健康七门课程。致力于提升孩子们体验美好世界的能力,搭建孩子们真、善、美的认知结构。美育类课程《巧手美术》《小荷绘本》《笔韵书法》《跳动的音符》四门课由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提供,《彩虹花晨读》和《未染堂诗舞》由彩虹花和阅汇公益组织提供,《心理课堂》由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提供。
宁都县教科体局通过多年的探索,已构建出完整的云课堂教学和管理体系,《宁都县“网络专递课堂”高效推动城乡教育均衡》被评为全国“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创新案例,课程内容与网络授课形式走在全国前列。
佰纳阳云课的授课老师杨莹被聘为江西省骨干教师,其他十余位老师在江西省教学资源展示中获一、二、三等奖,他们为云课堂提供了美术、绘本、书法、音乐的优质课程资源。跳动的音符课程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引导孩子们在音乐中快乐学习、感受多彩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每一个参与课程的孩子爱上音乐,种下音乐审美的根。巧手美术课程不但着眼于美术、手工相结合的艺术感觉,更注重培养孩子思维能力与学科知识,在兴趣和审美中,以主题形式贯穿各学科知识,倡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自然美,用画笔记录生活,畅想未来,通过美术绘画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小荷绘本课程以满足学生适应新教学目标为宗旨,本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通过绘本故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从小故事中获得做人的道理。笔韵书法旨在养成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的性格、态度、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的提高。
为云课堂提供晨读课、舞蹈课的“彩虹花和阅汇”是由中国教育报2011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候选人、2015年度“阅读改变中国”点灯人时朝莉老师发起的公益组织,课程希望通过晨读丰富学生的心灵,让经典成为学生穿越生命,积淀情感的快车道,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博爱而丰富的心灵,让学生与经典相伴,与好书同行。任教的舞动老师王亚楠获202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第七届艺术赛事“最佳编导奖”,以传统诗词为主要内容,以爱国歌曲编排成舞蹈、韵律舞、武术操的方式,在诗舞网络教学中激发儿童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有益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心理课堂由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未来名师班”提供,任教的张晓戍老师获国家级心理观摩课一等奖。课程涵盖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以及生活与社会适应等主题。课程团队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分别适用于高、低年级段学生的内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佰纳阳云课堂”正式投入使用一年有余,截止2023年12月,云课堂已覆盖云南省、海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四川省共18县,受益学生5.8万人以上。在首次项目测评中,分别对上美育课、心理健康课的学生和参与云课的助学老师进行了三类测评,占比94.91%的参评学生认为在云课堂进入校园后,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姿多彩。对于助学老师而言,95%的助学老师认为云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有课程丰富性,帮助部分学校开足、开齐美育和心理类课程;近九成助学老师认为相比使用云课堂之前,教学压力有所减轻;近97%的助学老师认同云课堂对助学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作用;约98%的助学老师认为通过云课堂,其互联网使用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新一学期的公益项目云课堂即将启程,让我们一同通过高质量的数字教育模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学习体验而努力,为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公平而持续探索!
编辑/宋子涵
供稿/赵凤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