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贴息管理指导意见(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滚动推进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项目。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所推出的贴息政策,将有效降低社会主体贷款融资成本,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新基建,走在了全国前列,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指导意见》鼓励合作银行建立上海市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大领域。其中包含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设施、智算设施、智能网联汽车设施等广受关注的新基建代表性领域。
“《指导意见》聚焦支持五大新基建领域,通过提供贴息,降低了新基建项目的融资成本,有助于增强社会资金投资于此类项目的意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记者表示,完善上述领域的基础设施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步骤,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指导意见》通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新基建,为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当地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和贴息补助条件,为各地撬动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了一定参考。
董忠云表示,全国范围内可以参照上海的实践模式,通过制定具体的贴息政策或其他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金融支持政策,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向相关领域聚集。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最新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