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追一次“两弹一星”

发布时间:2024-11-20 11:14:35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白雪敏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11月18日,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正式揭幕。 展览展出了300余张珍贵图片、108件展品,展示了“两弹一星”与北京市海淀区的深厚渊源,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众多参与“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人物的奋斗历程。

  “我的专业是航天飞行器设计,我的外公也从事航天工作,展览让我热血沸腾,坚信自己的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李响参观后感慨良多,“参观完这个展览,我又想起了那句话: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主题展设在科技园5号厂房,展馆面积约1400平方米,分为序厅、从这里出发、“两弹一星”精神和筑梦新征程四个部分。

  绕过位于序厅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东风一号”火箭模型,可以在“从这里出发”展区看见一张大大的海淀区地图,上面标注着与“两弹一星”事业相关的15处地标:北京第九研究所,是中国核武器科技事业的发源地;曾位于中关村北一条的原子能研究所,是“共和国科学第一楼”;新街口23号,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在北京的办事处;塔院1号院,是原子弹、氢弹开拓者居住地……



 

       北京海淀与“两弹一星”渊源深厚,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在这里起步,中国导弹事业在这里发源,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这里诞生。1999年9月18日,我国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进行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人中有22位曾在海淀工作生活。在科源社区特楼,还曾集中居住了一批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包括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郭永怀、赵九章等60多位杰出的科学家,被称为“科学院的源头”。

  在“两弹一星”精神部分,展览以较大的篇幅,按照“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的顺序,用功勋故事和重大事迹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

  “航天中有一个名词叫‘归零’,是指当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需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逐一溯源,抛弃主观臆断,重新一一验证,直到问题完全解决。”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初一学生张可昕对记者说,“参观展览后,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两弹一星’事业的不易,以及科学家在科研工作中持之以恒的精神。”



 

  展览还设置了科普互动教室,参观者可以进入“太空舱”,从宇航员的视角看蔚蓝色地球,还能走进“华龙一号”看“核反应堆”的运转。

  在当天举行的文化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东旭表示,主题展览开放后,将与园区一体打造“两弹一星”精神研学基地,并成为新中国成立主题片区的组成部分。此外,这里还将定期开展相关研学活动,使之成为串联全区、全市乃至全国“两弹一星”相关地标的枢纽,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这一精神,在更多青少年心中埋下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种子。



       11月18日,北京海淀,“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正式揭幕,观众参观展览。


来源:中国青年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11月18日,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正式揭幕。 展览展出[详细]

2024-11-20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目前,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瞄准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八号货[详细]

2024-11-15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11月14日6时42分,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详细]

2024-11-14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每天仅增加少量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车或爬楼梯等,就可能有助降低血[详细]

2024-11-11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11月3日16时12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分离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详细]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