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荣城际高铁牟平段沿线环境排查行动中,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两处废弃养殖大棚暗藏的巨大风险。这两处大棚因常年无人维护,棚顶及周边的塑料膜等轻飘物早已大面积裸露,一旦遇到大风天气,这些轻飘物极有可能被吹向高铁线路 —— 轻则缠绕接触网导致供电故障,重则遮挡列车视线、被吸入设备引发行车事故,隐患如悬顶之剑,风险时刻高悬。
发现隐患后,牟平区交通运输部门第一时间行动,迅速督导沿线镇街赶赴现场推进处置,却迎面撞上 “硬阻力”。牟平区当即决定:由区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沿线街道组建 “专人攻坚小组”,每处大棚安排 2 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采取 “一对一登门沟通” 模式,全力破解群众抵触难题。
攻坚小组首先做足 “功课”:一方面梳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关于沿线隐患整治的具体条款,收集因轻飘物引发高铁故障的全国典型案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手册;另一方面通过街道、社区了解棚主的家庭情况,精准化解群众诉求。
就这样,攻坚小组坚持 “每天登门一次、每周座谈一回”,有时是帮棚主打扫院子,有时是陪老人聊家常,在拉近距离的同时,反复讲解政策、分析隐患。经过 20 余次登门沟通,棚主的抵触情绪逐渐化解,从 “坚决不同意” 转变为 “愿意坐下来谈”,最终在 8 月中旬达成共识。8 月 30 日,两处省级督办隐患全部整治到位。
协同作战抓落实,圆满完成整治任务
解决了群众沟通难题,牟平区立即联合青荣城际高铁供电段,推进整治施工。考虑到大棚紧邻高铁接触网,列车运行期间施工存在触电风险,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建立 “每日会商机制”,与供电段共同制定 “凌晨窗口期作业” 方案 —— 利用每日 0 点至 3 点列车停运的空窗期施工,既不影响高铁运营,又能保障施工安全。
施工前,供电段安排 5 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激光测距仪、接触网检测仪等设备,反复勘查现场,精准划定 10 米安全作业区,并在周边设置 3 层防护网;施工期间,供电段专人现场值守,实时监测接触网电压,确保断电操作万无一失。牟平区则投入 6 万元整治资金,组织 12 人的专业施工队伍,配备绝缘工具,在凌晨的夜色中高效作业:先是拆除破损的塑料膜,再用钢管加固大棚骨架,最后清理周边杂物,彻底消除隐患。
总结经验建长效,筑牢安全防护网
此次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消除了高铁安全隐患,更积累了 “直面群众诉求、化解基层矛盾” 的宝贵经验 —— 通过 “专人登门攻坚” 模式,牟平区探索出 “共情沟通、精准施策、协同联动” 的群众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中的 “群众不理解、协调推进难” 困境。同时,“地方主导 + 铁路协同” 的联动机制,也为后续铁路沿线隐患整治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下一步,牟平区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一方面,组建 “常态化排查队伍”,每月对辖区铁路沿线开展 “拉网式” 排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另一方面,建立 “群众沟通联络站”,在沿线村庄配备 1 名联络员,及时收集群众诉求,避免矛盾积累。同时,持续开展 “铁路安全进乡村” 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案例宣讲等形式,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引导大家主动参与铁路沿线环境维护,共同守护高铁安全 “生命线”。
编辑:白雪敏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供稿:牟平区环治办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5-09-07
2025-09-07
2025-09-07
2025-09-07
2025-09-0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