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财眼观两会】蒋颖委员:建议政府引导基金带动风投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资

发布时间:2024-03-03 08:54:5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林琬斯)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新经纬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带来了“关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的提案。

  蒋颖认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12月披露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2022年中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6.7%。

  同时,蒋颖也观察到,近年来,中国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是在持续增加,只是科技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不高,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

  她认为,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主体的动能不够足,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在全球风险投资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难以获得外部投资,研发资金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面临重大挑战。

  二是,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不够高,大型企业对开放应用场景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参与融通创新的机会有限,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中企业参与程度低、许多成果难以真正市场化。

  三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渠道发展不够充分,外资企业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参与度仍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获取和吸收国外优势技术的途径。

  对此,蒋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政府引导基金带动社会风险投资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研发增添动能。

  其中,“金融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企业上市、企业间收并购的管理办法,优化社会资本的市场化退出渠道。”她指出。

  二是,优化合作机制,促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业社会组织倡导的三体联动,提升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

  三是,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开展更多研发活动,推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创新网络。蒋颖提及,外资企业仍然是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渠道,她建议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鼓励外资企业在华研发和跨境合作研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日前警告投资者,不要对美联储在对抗通胀的斗[详细]

2024-03-03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林琬斯)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新经纬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带来了“关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的提[详细]

2024-03-03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王玉玲)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新经纬获悉,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的建议。  李燕[详细]

2024-03-03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闫淑鑫)“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它极大提升了生产力,但也会加深数据泄露、‘深伪’诈骗等安全威胁,针对AI的网络攻击和利用AI技术攻击网络的[详细]

2024-03-03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 盛松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何雨霖 上海黄金交易所博士后  2018年之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相继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指标。这一举措符合社会融资规模[详细]

2024-03-03